中国康养沈阳公司荣获“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来源:中国康养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康养(沈阳)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康养继武汉公司之后,打造的第二个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城市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示范项目,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沈阳公司成立于2019年,目前拥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8家,开业运营21家,建设床位800余张,运营床位近600张,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单位”“全国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典型企业”,是沈阳市最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此次获奖,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康养沈阳公司成立3年多来取得工作成效的认可与嘉奖,证明了中国康养“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企业可持续”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发展模式的行之有效,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复制推广与升级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普惠初心,服务工薪阶层
中国康养是中国诚通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组建的专项运作平台。2017年1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服务广大工薪阶层为己任,把发展普惠养老确立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等三部委联合发起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中国康养认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将对我国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示范效应。专项行动启动后,中国康养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积极响应,率先与武汉市政府签署城企联动合作协议,成为首家入选专项行动的中央企业,做出了“树标杆、立样板、做表率”的企业承诺。
2019年4月,中国康养武汉项目作为优秀案例入选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报告会,助推武汉市成为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标杆城市。
2019年10月,复制推广经验模式到沈阳,与沈阳市政府进行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社区嵌入式普惠养老服务供给规模。
历经四年探索实践,中国康养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业务规模、服务质量、商业模式、专业能力等方面已完成了0到1的发展过程,成为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发展的领跑者:遍布全国19省40市运营普惠养老机构近150个,在建在营普惠型养老床位达8000余张,布局发展居家上门、智慧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是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规模最大的企业;从城企联动项目投资改造、设计施工到运营服务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流程,建立了可持续、可复制的普惠养老发展模式;打造了涵盖资产管理、投融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客户管理、智慧养老、康养产业供应链管理等七大能力平台,可为地方发展健康养老提供从整体规划到落地实施的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能有效推动健康养老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相促进,在整个普惠养老市场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发挥运营公司优势,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1.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确保“质量有保障”
积极推动适老工程标准化、服务运营标准化、养老品牌标准化,确保入住老人在中国康养每个养老机构中都能享受到同样高品质的普惠养老服务。
在工程标准化方面,制定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居家养老”等四大产品线设计标准化文件;出台的民用建筑适老化改造性能等级评价标准,成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团体标准,下一步还将积极推动其上升成为行业标准。
中国康养标准化建设普惠养老服务床位
在运营标准化方面,全面建立完善、先进的企业质量管控体系,从设施、服务、人员、客户、定价、筹开、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1200余项,实现“管品牌、管客户、管标准、管质量、管老人权益”。
中国康养为入住老人提供标准化运营服务
在品牌标准化方面,构建完善业务品牌矩阵,建立机构养老品牌“恒颐汇”、旅居养老品牌“萱悦庭”、社区嵌入式养老品牌“楠山有约”;打造客户管理平台,统一设计开发中国康养旅居“一卡通”、产品推介手册等营销物料,实现品牌推广标准化。
2.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确保“价格可承受”
只有努力降低成本,在满足普惠养老的微利属性的同时,把更多的利润空间返利于民,才能提供广大工薪阶层支付能力可承受的普惠养老服务。企业主动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物业成本、改造成本和人工成本。
中国康养北戴河地区培疗改革示范项目燕山疗养院已完成适老改造具备试运营条件
其一是降低物业成本,深入参与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和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通过盘活全社会适合转型发展养老的闲置资产,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有效节省了土地、房产等重资产投入成本,解决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物业难、物业贵问题。
其二是降低资金成本,牵头联合行业头部企业打造中康养投资平台,构建千亿级康养产业投资生态群,为发展养老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与人保投控合资成立专业化养老运营平台,整合双方在养老服务、养老保险领域的产业力量和金融资本力量,全面打通支付端与供给端两个端口。
其三是降低改造成本,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共同建立适老产业供应链平台,集中采购适老设备设施、老年辅具用具等养老产品;与中国建科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装配式内装技术在康养建筑中的应用等工作,规模化降低适老化改造成本。
其四是降低人工成本,落实1+X职业教育证书制度试点,发布《老年慢病膳食调理(中级)》实用性教材,举办全国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院校考试;中康养武汉、沈阳公司与地方职业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康养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解决行业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
3.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确保“企业可持续”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独有的政策支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中国康养的职责使命、主责主业,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中国诚通为中国康养提供了经营范围、政策扶持、资源倾斜、考核评价、投资管理等方面支持。
多元充足的资金保障渠道。累计争取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资金过亿元。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开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获得信贷融资支持。中国康养注册资本金 100亿元,诚通集团将结合业务发展阶段分批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中国康养发展普惠养老有关模式、做法及成效。社会各界持续给予中国康养指导支持,为中国康养创造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提供多元服务,全面满足需求
在持续深化城市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供居家上门、智慧养老、老年食堂、党建+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服务,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中国康养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暖心服务
1.依托智慧平台提供居家上门养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高效、便捷养老服务
全面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智能化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和信息平台,上门入户为失能、失智、失独、重度残疾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一系列居家养老便捷服务,目前累计服务量超过百万人次。
中国康养“幸福食堂”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2.依托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助餐养老服务,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幸福食堂”,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堂食、配餐点取餐、送餐上门三种方式。幸福食堂的食材实施集中采购,食材选择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蛋奶兼并、均衡营养,让老人吃上安心餐。
中国康养开展“党建+养老”服务周边社区老人
3.依托骨干网点开展“党建+养老服务”,打造老年人专属的社区党建之家
在网点内建立党员活动区,与当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服务,建立党建助老服务联盟,阵地联建、活动联办,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无偿提供党建场地,围绕敬老、爱老、孝老、助老主题开展党建工作,促进党建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营造敬老孝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中国康养将继续高举普惠养老大旗,充分发挥中国诚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基金投资、股权管理、资产管理、金融服务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孵化等方面功能作用,优化总结武汉、沈阳经验模式,布局拓展安徽、山西等中重度老龄化省份,打造城企联动2.0版本,全面参与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通城镇和农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产品;发挥七大平台功能优势,为地方发展健康养老提供从产业投资到运营管理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健康养老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相促进,为加快推动我国健康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做出示范、表率。